1)第九十八章 且虚与委蛇_明末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或许已经乱套了。

  起义提前的结果就是有些历史人物已经起义,而有些原本应该成就无上功业的,却因为起义迟了导zhì实力大损。

  别的不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未来的大人物,他们麾下的将领至少还有不少没有到齐,甚至半路被张弘斌截胡,四名历史名将文臣被自己挖到了手中。

  事实证明,哪怕是农民起义者,能够成为主要将领的历史人物,都不会是傻瓜。

  数个月的培训,郝连忠、袁宗弟和冯双礼三人已经彻底褪去了农民的单纯和憨厚,双目多了几分英气和睿智。在军事知识方面,郝摇旗更偏向于勇将,袁宗弟偏向于大将,冯双礼则是帅将。

  勇将者,凡事带头冲在前面,以勇猛引导着全军的士气,带领军队创zào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大将者,善用天时地利人和,不骄不躁,荣辱不惊,全局仅在其掌握之中,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帅将者,千万大将之主心骨,天地万物都在他的计算之中,所有的行动都在他们的视线之中,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或许张弘斌对这三种将领的理解不够全面或正确,但他觉得这三人就属于这三类将领。就水平而言,郝摇旗在勇猛方面堪比王二,略胜李定国和曹变蛟半筹,但是在军师韬略和全局观上,则仅仅胜于王二,弱了李定国和曹变蛟一筹,弱曹文诏三筹。三人里面,仅冯双礼能够有资格与曹文诏一争高下,前提是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成长起来。

  是的,三人有成为优秀将领的潜质,但仅仅是潜质,如何成长和成长到什么程dù才是关键。比如他们才上战场就死在了对方的火枪狙击下,那么就算有再好的潜质,也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将而已。在历史上,甚至连专门描写的一小句话都不会剩下。

  三人的培训已经完毕,他们正在开始与刚刚征召入伍,并且初步训练完毕的士兵进行磨合。剩下的时间里,这些士卒要如何操练,具体要怎么指挥和统御,这就是他们的问题。只要不违反救世军类似宪法一般的军规总纲,以及细部军人守则,张弘斌对其他的东西还是放得很宽的。

  至少,从龙之臣必然会有点优待,后期建立了专门的专业军事学校之后,再提拔上来的军官,可就没那么走运了。

  最后还有一个文臣的汪兆麟,此刻却是已经成为了何陵的副手之一,他的执政能力很强,对数字也非常敏感,学习能力也非常强大。难得的是他已经身居高位,但依然没有忘jì学习,只要是救世军里面特有并且外面没有的知识,他都仿佛海绵一般,非常贪婪的吸收着这些知识。

  其实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他已经看出了救世军的治国思想和大明完全不同,想来一旦夺得江山,只怕是不会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