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1982年年底会议(四)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才想到要发展2G技术,结果发现所有的路都被通信公司堵死了,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通信公司汇报完后,就是业务更加单一的星空动力公司了,其负责人何翰林介绍道:“我们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分为飞机动力、汽车动力和火箭发动机研究。

  由于星际快车公司的支线客机目前还没有商业化,所以订单并不多,只有12台支线发动机(星际快车公司研发的支线客机,每架需要4台发送机,空中测试生产了3架,每台发动机为640万元),总交易额为7680万元。

  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为神龙汽车公司提供汽车发动机,提供了50万台低端型号发动机(每台2万元),20万台中端发动机(每台4万元),5万台高端发动机(每台7.5万元),2万台各种型号的柴油发动机(平均每台3万元),总销售额为223.5亿元。

  最后就是火箭发送机方面,1982年我们已经提供给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火箭发送机25台(每台价格为1500万元,每台火箭需要5台这种发动机,82年有亚视的三颗通信卫星和一颗****的通信卫星,还有一颗导航定位卫星),总收入为3.75亿元。

  扣除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利润为80亿元。这是我们前期的研发成本太高,随着汽车公司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利润会进一步地提高,至于飞机发动机的情况我们不好预测,因为星际快车公司的需求量有多大,我们目前还不清楚。

  今年我们除了研发干线飞机发动机、跑车发动机和更大动力的火箭发动机外,还准备研发船舶动力。”

  星空动力公司的业务比较简单,但是科技含量却是最高的,研发成本高昂,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内就扭亏为盈还得感谢神龙汽车发力。

  不过动力公司的汽车发动机在同档次内是全球最好的发送机,这也给神龙汽车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不然就凭借一个没有听说过的汽车品牌,即使贸易公司出尽心力也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明年随着神龙汽车的口碑发酵,销量肯定会进一步提升,动力公司的盈利水平会水涨船高了。至于为什么要它进入船舶动力的研发,则是为即将到来的船舶制造提供动力,赵一准备将日韩的造船能力击垮了。

  何翰林讲完后,就是星际快车公司的苏渺做汇报了,他说道:“我们公司目前主要的产品为I100支线飞机(I为星际快车的英文首字母,第一个1表示支线短途科技型号,2表示干线长途客机型号,3表示运输机型号。),目前还处于空中环境测试当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干线客机在研发之中,目前营业额为0,亏损为70亿元。员工总人数为3000人。”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