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们(完)_北宋穿越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一个波还没有平,一个波又起来了。

  俗话又说,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俗话还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俗话还还……

  好了,哪来那么多的俗话,说些雅话——不是雅蠛蝶的话。

  范仲淹自贬谪之后,吏部那班捧高踩低的家伙公事公办,即刻行文,着范仲淹克日离京赴任饶州。所谓即刻,所谓克日,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您赶紧走,越快越好,免得吕相怪罪下来,大家难做。

  范仲淹此时还没有说出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个人修养估计也没到那个份儿上。

  心里那个郁闷,那个愤慨呀,那个恨呀!恨谁呢?当然不是恨吕夷简。他没有那么肤浅,认为自己都是受了奸相的迫害,才落到这般田地。

  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前来探视的馆阁校勘欧阳修、尹洙,因为不了解内情,简单地安慰了几句,陪着骂了吕夷简几句。见范仲淹始终闷闷不乐,以为尚不能释怀,也就黯然离去了。

  婉拒了尹洙喝酒散心的建议,欧阳修越想越气闷。范希文这样的忠良,因何会落到这般地步?难道大宋天下,就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了吗?不行,俺得找个说理的地方!

  尹洙与自己一样从西京调回来的,在京城根基尚浅,论文名还稍逊于己。与之再谈论此事只会徒增烦恼,于事无补。还是找余靖余安道吧。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天圣二年进士,时任集贤院校理。

  而集贤院是什么地方呢?

  史载,集贤院,官署名。唐开元五年(717年),于乾元殿写经、史、子、集四部书,置乾元院使。十三年,改名集贤殿书院,通称集贤院。置集贤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等官,以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等,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掌刊缉校理经籍。宋沿置,为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之一,置大学士一人,以宰相充任;学士以给、舍、卿、监以上充任;直学士不常置,修撰官以朝官充任,直院、校理以京官以上充任,皆无常员。

  看明白了吗?

  类似于国家图书馆的一个机构,但馆长是由宰相担任的。虽然余靖只是一个小小的校理,品级不高,但大学士、学士只是挂个名,平时是不管事的——虽然也没有什么事可做。

  但在书籍极少的古代,能够掌管一国之经籍,本身就代表了巨大的权利。

  皇帝要读书啦,大臣要草拟圣旨啦,无不需要从三馆珍藏的图书中寻找依据,这些人与重臣甚至是皇帝见面的机会就无限多。其待遇约莫与明清时的翰林院相同,非声名卓著、德艺双馨者不能担任。

  到了余靖家里,刚巧起居舍人、知谏院事高若讷也在。

  要说这高若讷也是个奇葩,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