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01章 古画摹本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如此火爆,归根结底还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真迹太少。

  并且真迹往往都保存在各大博物馆与收藏大家手里,普通藏家能碰到一副古代摹本都算走了大运。

  这幅《踏歌图》摹本纵然是明代无名之辈临摹后再请沈周题诗盖章,那至少也是七位数的大漏。

  若真是运气爆棚碰到了沈周亲手绘制的摹本,那价值千万也说不定。

  今日大暑,楚州从昨夜大雨后的清凉变得异常闷热起来。

  早已被汗水打湿的衬衫黏黏的贴在沈愈后背上,之前他还觉得有些不舒服,不过此时的他已经觉察不到了。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刚才那方青田石印章没有成交,没想到竟然在老柳的摊子上碰到这么一副古画摹本。

  “老柳字画瓷器,玉石杂项,文玩手串可说什么都懂,但什么也不精。

  “每个月都能听到他漏宝的消息,这画成交后终归还是要分给他些好处的,毕竟他对我还算照顾。”

  这时,《隋唐演义》评书进入短暂的插播广告时间,老柳拿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水后将视线转向了沈愈。

  坦白讲,老柳对沈愈的印象很好。

  面前的这个青年知识渊博,彬彬有礼,家世也无可挑剔。

  相貌更是没的说,唇红齿白,面如冠玉,一双眼睛清澈似水,整个人透着一股难以言表的灵动之气。

  老柳除了喜欢听评书外,还喜欢看武侠。

  这小沈简直就是武侠中男主角的颜值顶配,若自己有个闺女非得招了他做女婿不可。

  只是还没等他继续往下想,收音机里就传来了评书开播的提示,老柳赶紧侧耳去听生怕漏掉某个精彩桥段。

  沈愈自是不知道老柳的想法,他现在完全沉浸在捡漏的兴奋之中。

  若说还有一点疑惑,就是不知道老柳是怎么得到这幅沈周摹本的。

  也不怪沈愈疑惑,纸寿千年,绢本减半。

  《踏歌图》这种绢本画能流传数百上千年往往需要历任藏家精心保管,并经过多次装裱才能正常的保存下来,不然的话早就烂成一堆渣了。

  一般来说类似这种精品画当是流传有序的,这么好的画猛的出现在老柳这个小杂摊上确实让沈愈有些想不明白。

  “难道老柳偷偷去掏老宅子了?

  “哎,不想了,反正这画马上就是自己的了,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研究。”

  沈愈,24岁,江南省人,祖籍楚州,在省城东江长大。

  因为家学渊源打小就接触古玩,在江南古玩圈年青一代中也算小有名气。

  沈愈不是那种读上几本古玩书籍就敢四处淘宝捡漏的古玩爱好者,他是真正的家学渊源。

  祖父沈重楼生前是东江古玩收藏协会终身名誉会长,鉴定书画瓷器从未打过眼。

  尤其是鉴定字画不需要将画完全打开,只要打开一半基本就可以断定真假,所以沈重楼在古玩圈子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