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成祖,成祖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他会成为无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污蔑、中伤,明枪暗箭,铺天盖地,什么都少不了。

  不过王阳明依旧半点不后悔!

  我心光明,问心无愧!

  “给朝廷发捷报,另外再派人去告诉三边总督杨部堂,让他加强戒备,防止鞑子狗急跳墙。”

  派出送信人员之后,王阳明又果断下令,全军东进,他没有打算再走阳和堡,而是要从辽东方向返回大明。

  这三千将士是他带出来的,就必须安全带回去,善始善终,做到最好!这就是王阳明的风格!

  整场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是造成的震动,已经如同地震波,迅速传开,蔓延大明全境!

  报捷骑兵气喘吁吁,返回了长城一线。

  一百多年间,大明为了抵御蒙古人入寇,修建了无数的墩台堡垒,三里一个,五里一个,密集的地方,甚至每隔一里就会有烟墩。

  配合着万里长城,共同组成了北方的铁壁屏障。

  只要有鞑子杀来,白天放烟,晚上点火,千里狼烟,百姓悚然!

  可是这一次全然不同,从北方传来的不是敌情,而是明军胜利的消息!

  墩台的士兵,骑上马匹,飞速跑向卫所,卫所得到消息,则是跑去边疆重镇,诸如宣府,蓟镇,大同……所过之处,无不欢声雷动,简直比过年还要高兴。

  有上年纪的人,从酒窖里翻出收藏多年的老酒。

  本来是为了防备鞑子,才藏起来的。

  现在鞑子战败了,终于可以安心畅饮!

  美酒,美食,男女老少,聚集在田间地头,开怀畅谈,还有人提着祭品,跑去亲人的坟前,去告诉逝去的亲人,朝廷官军终于打赢了,他们可以安息了。

  对于王阳明的战果,民间几乎没有任何怀疑。阳和堡的京观就在那里,谁也不能否认,就算创造出再大的胜利,也不奇怪,毕竟阳明公比那些无能之辈可靠多了!

  而此刻迁都北京的好处也显露出来,至少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前方获胜的消息。

  “太好了!”

  朱厚熜兴奋地捶打着桌面,整个人都站起来了。

  “快,准备辇车,朕要出宫!”

  黄锦吓了一跳,“皇爷,王部堂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固然值得高兴,可也不用御驾亲征啊!”

  朱厚熜恶狠狠瞪了他一眼,“蠢材,朕是要去太庙,去告诉列祖列宗!”

  黄锦这才反应过来,小胖子挠了挠头,“奴婢蠢笨,惹皇爷生气了。”

  “废话干什么,赶快去办!”

  黄锦给朱厚熜准备好了辇车,小皇帝兴匆匆就往外面跑。迎面正好赶来了几位大学士,大家伙都知道这位肯定会有动静,但是谁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朱厚熜也没有管他们,直接坐着辇车跑在了前面,车后,一帮老头,气喘吁吁追着,那个热闹劲儿就不用说了。

  朱厚熜冲到了太庙。

  到了这里,朱厚熜勉强平静了心情,跟朱家的老祖宗见面,一定要庄重严肃!

  朱厚熜步入太庙前殿,这里是祭祀先祖的所在,地上铺着金砖,柱子用的金丝楠木,雕梁画栋,悉数用的金漆彩绘,无一不在彰显着老朱家的威严!

  在太庙之中,供奉的首先就是创业一代目,一个饭碗起家的朱元璋,然后是永乐大帝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

  除了建文帝和景泰帝之外,一共八位皇帝,悉数在列。

  朱厚熜兴冲冲,宣布了战果,自太祖和太宗之后,就没有这么辉煌的胜利了,啥也别说了,就是自豪!

  朱厚熜的目光最终落到了朱棣的排位上。

  以藩王入继大统,扣除倒霉的景泰帝,就是他和朱棣了。

  朱棣的文治武功,那就不用说了,如今他也大胜蒙古,战绩辉煌,堪比朱棣了吧?朱厚熜找到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太宗,太宗!

  不好!

  太低估永乐大帝了!

  必须升格。

  杨廷和等人,追着朱厚熜,来到了太庙,半条命都没了。偏偏小皇帝又下旨了,要改朱棣的庙号为“祖”,干脆,这几位直接倒了……陛下,咱消停一会儿行不?算我们求你了!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