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3章 最好的臣子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城开发的行列,其中有五万多流民,几乎解决了一大半。

  不过更精彩的还在后面,那就是西山煤矿大规模开采之后,几乎变成了吸纳劳动力的黑洞。

  最直接的,就是采煤工人,这些都是最青壮的小伙子。

  不只是流民,在经历了清丈之后,很多老实勤恳的农家子弟也加入进来。

  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挣一笔钱,补贴家用,拿回去盖房子,娶媳妇……为此,他们愿意吃任何的苦!

  劳动力聚集起来,工作机会就像是吹气球似的,迅速膨胀。别的不说,光是给这些矿工洗衣服,就吸纳了上千人,流民之中,老弱妇孺,全都有了生计。

  浆洗,缝补……白天干,晚上干,挫得手指脱皮,熬得眼睛通红……尽管疲惫,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叫苦。

  开采煤炭,需要更多的工具,因此冶金发展起来,王岳还弄出了煤球、煤饼、蜂窝煤,这些产业也发展起来。

  物资人员越来越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上来了。

  王岳很清醒,他可没有本事一下子弄出蒸汽机车来,修铁路更是不现实的。但是却不妨碍他建铁轨,在上面用驮马拉车。

  在王岳前往蓟镇之前,这些事情就已经布局了,祝枝山全权负责,平整道路,铺设铁轨,然后制造适合在铁轨上运行的车厢……

  从西山的矿区,向京城输送煤炭和蜂窝煤,基本上是下坡,因此使用铁轨之后,车辆的运量提高了五倍,速度还快了一倍,使用的人工也大大减少。

  在个别路段,甚至不需要驮马牵引,就能直接向前行进。

  驮马的最大作用,就是当返回的时候,牵引着空车回去。

  当然了,在这时候,也可以让乘客和矿工搭乘,免除疲劳。

  这套有轨马车系统建立起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煤炭价格迅速下降,使用蜂窝煤,甚至比木材还要便宜。

  整个京城,一百多万人,迅速普及,势不可挡。不说别的,就拿宫中来说,除了给少数贵人,用昂贵的木炭,大多数都使用无烟煤和蜂窝煤。

  煤炭推广开,王岳还趁机弄出了新的灶台,新的炉子……针对贫困家庭,免费提供蜂窝煤。

  有大约三千户,每家得到了五百块蜂窝煤。

  王岳告诉朱厚熜,没有人冻死,就是这个原因。

  除此之外,王岳还给学堂提供了免费的蜂窝煤,读书的孩童,可以有取暖的火炉。

  这些事情,都相当琐碎,和独山堡的大捷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但是对于王岳来说,一样自豪骄傲。

  作为帝国的都城,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如果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实在是太丢大明朝的脸了。

  “陛下,眼下京城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钢铁,冶金,军工,运输……这几项核心支柱产业,如果再算上建筑,家具这些,已经吸纳了超过五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