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献策治蝗_汉末皇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次党锢不同于前两次,这次尤为激烈,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并牵连五族,党锢的范围更加扩大,波及无辜者更多。

  历史早就说明知识分子太多,又掌握话语权,对于一个封建帝国是一个多么大的灾难。

  这些知识份子都是要做官的,他们除了官是不屑于从事农、牧、工、商、医、兵等当时被视为下贱的行业,而如今刘宏开启了党锢,真的是断绝了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出路,不令士人寒心,党人仇恨才怪。

  而像贾诩、王朗这样的太学生,就是未来士人的主力,虽然他们没有受到党锢影响,但是党人在士人之中有着绝高的地位,还是令他们心有戚戚。

  二月,南宫平城门及武库东垣屋自坏。武库,禁兵所藏,即军械库;东垣,库之外障。

  因南宫平城门内屋﹑武库屋及外东垣屋前后顿坏,蔡邕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武库,禁兵所藏。东垣,库之外障。《易传》曰:‘小人在位,上下咸悖,厥妖城门内崩。’《潜潭巴》曰:‘宫瓦自堕,诸侯强陵主。’此皆小人显位乱法之咎也。”

  伏泉闻之感觉可笑至极。试问天下哪有不会自然损坏的屋子墙面?

  即使后世钢筋混凝土房屋也会年久失修,何况古代房屋?没想到古人竟能扯到奸臣小人为祸朝廷,奸臣小人能指谁?

  唯有宦官耳,可见士人真是抓到机会就要生拉硬扯,好好评讥一番宦官,连蔡邕这等学者亦不能幸免。

  四月,大旱,七州蝗。

  消息传至雒阳,满朝皆惊,群臣皆言国有奸臣,请旨皇帝彻查天下贪官酷吏。刘宏准奏,令三公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罢免之。只是这真的能够治理蝗灾吗?

  古人对于蝗灾并不陌生,一般而言,久旱必蝗,大旱之后常有蝗灾,这是因为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于它们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其所到之处无不实行三光政策,因为蝗虫多为杂食性,无所不吃,不仅为害农作物,杂草和木本植物的叶子都可以作为它的食料,它们经过的地方,草木无遗,禾穗和竹木叶都被啃食得干干净净,饿坏了的蝗虫,甚至连牲畜的毛发都能往嘴里嚼……

  而且蝗灾比旱灾更加棘手,旱灾只要等到降雨便能缓解。但是蝗灾则不同,蝗虫成群结队,顺着风和气流迁徙飞舞,一日可行百里,根本来不及提前戒备。

  这时的蝗虫被人称为蝗神,从君王到贵族士大夫到百姓皆认为其乃神灵示警,他们不仅不会加以捕杀,反而祈求神灵护佑。

  他们认为,每当人类悖行天意时,上天就会降下灾异,旱、涝、蝗、瘟疫等来惩罚人类,自西汉武帝罢黜百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