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六章 荐才_汉末皇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说后来三国,蜀汉何以以一州之地鼎力三足,在人口、土地等资源皆不如魏吴的情况下延续多年,靠得也就是人才。

  这其中,蜀汉除了早期一路跟随刘备东奔西跑,忠心耿耿的北方各地的心腹派系,和后来刘备接手刘表政治遗产的荆州派系,以及入川夺益州时刘璋内部不断投靠的东州士派系,剩下的也就只有蜀汉后期大发异彩益州本土士人。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随着时间流逝,刘备时期的四大派系除了益州派系,其他都逐渐消失,不是投降他国,就是因为各种原因死亡。诸葛亮凭着出色的内政能力维持蜀汉发展,除了本人的非凡的政治手腕外,就是靠着蜀地源源不断涌现的人才。

  当然了,姑且不论后来蜀汉灭亡,益州本土派系各种投降或者坐视不理,毕竟大势已在,反抗又如何,汉本就不如魏,蜀地天险已破,即使蜀汉各地尚有数万兵马,但形势已然不可避免,最多也就是再坚持数年,他们观望投降又有何错?

  世家豪族本身就是以家族存亡为发展,先家后国,毕竟自从党人彻底将东汉政权拉入坟墓堆后,忠不忠一家之国已经不重要了,就如赤壁之战前,东吴群臣劝降孙权,也不就是为了家族存亡而选择的?

  不过现在这些对伏泉来说倒是没用,此刻的他也不需要益州士人的忠诚,他需要的益州的贤才为自己治理内政,巴郡物产丰富,也是入蜀咽喉,益州精华之地,他手下能治理内政的人才太少了。

  如果是像他在幽州一样,掌管的是一县之地,那么让关羽等人客串一下倒也无妨,可现在是一郡之地,不是有人客串就行的,所以现在董扶向自己举荐人才,怎么不让他高兴?

  只见董扶起身行礼一礼道:“益州有郡、国十二,县、道一百一十八,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州郡高才良士,遗贤甚多,仆今日便为君侯列举一二。”

  伏泉急迫回道:“请先生速速道来。”

  “一人名曰王商,字文表,乃仆之同乡,广汉郪人也。少有才学,仆与其交谈,知博学多闻。‘八俊’刘景升、南阳大才宋仲子远慕其名,皆与其交好,汝南许文休亦赞其为‘中夏王景兴辈也’,此益州年轻一辈翘楚人物。”董扶似乎是为了先好好震惊一下伏泉,直接搬出了一个伏泉没听说过,但名头极大的人物。

  伏泉点点头,虽然他不知王商是何人,但是既然刘表和宋衷都愿和他交好想来应该不差。刘景升刘表不多说了,能在党人混到“八俊”之名,能力自然不差,而宋仲子则是宋衷,他是南阳章陵有名的大才子,和颍川阳翟名士司马徽齐名。

  这司马徽就是罗贯中书里写的那位“水镜先生”,其素有知人之鉴,宋衷和司马徽的名气很大,伏泉在雒阳便耳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