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朕所思所言所行,当为祖宗礼法!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重!”

  “《庄子·天运》有云: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

  “朕御驾亲征期间,一切当以军机大事为重。打胜仗,驱寇虏,保家卫国戍边疆,这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于谦他身为四朝老臣,曾多次跟随太宗文皇帝还有先帝出征塞外征讨寇虏,更是参加了平乱汉王一役……”

  “这种允文允武还是太宗文皇帝指名道姓留给后世子孙的柱国大臣,朕还是信得过的。”

  “现在看来,朕的确没有用错人!”

  “怎么…朕与臣子两不相疑,还给大明朝带来了难得的和平,诸位爱卿,难道说,尔等都不喜欢?”

  “至于向卿所言的后汉世祖光武皇帝,朕书读得少,倒是不知这位千古一帝,有何违背祖宗礼法的地方?”

  说实话,放任于谦那么大的权利,王迪还是有点后悔的。

  倒不是信不过于谦,而是这样做,却是正如御史向敬所言,违背了祖宗礼法。

  只不过,当时突然来到了大明朝,生怕重现土木之变的王迪,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只能选择相对‘熟悉’的于谦,而非原主记忆当中的英国公张辅。

  况且,今年张辅已经七十有五。

  当个吉祥物还行,真让他指挥五十万大军,说实在的,王迪真信不过他。

  现在好了,被御史拿住了此事。

  好在是,王迪准备的那一套万能驳斥言辞,还是能够与之进行辩解的。

  不过嘛,当下这个节骨点,他不怎么想用出来。

  毕竟这是为了新政准备好的说辞,现在唠叨出来,肯定是不如待会儿议论新政时拿出来的效果好。

  “陛下求胜心切,与臣子两不相疑,三军得胜返朝,这些固然都是好事。但陛下所行之举,臣却不敢苟同。”

  “陛下后面所言,臣是否可以理解为,仅凭于谦的能力与品性,便足以让他担当三军总督的大任,且不加以任何制约?”

  “若是如此,陛下可曾想过,您这般有违祖宗礼法的举动,后世子孙有样学样的话,影响会有多大?”

  “至于臣口中的后汉世祖光武皇帝,他结束内乱分裂局面,光复重振汉室雄风,善待功臣,锐意改革,光武中兴…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然,他逼得太子自废,打破了自周朝时期建立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

  “由此导致了他的后辈,乃至历朝历代……”

  还不待越讲越上头的向敬逼逼完,王迪一声“够了”,便打断了他的进言。

  他是真没想到,永乐大帝还死多少年呢,这有些文人啊,便开始旁敲侧击指责起朱棣得位不正了。

  在他看来,废除太子,可以引申到废除嫡长子制度。以此,又能引申出更深层次的儒家宗教礼法思想。

  是以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