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朕也想灭了辽国啊,奈何……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稍有个不慎,便会落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局面,被更为机动灵活的辽军铁骑抓住机会杀个片甲不留。

  如若真发生了这种情况,那绝对是得不偿失。

  “此战能逼迫辽军议和,也算是不错了……”

  是以,经过反反复复的认真思量过后,自知很难劝动身边皇帝继续领兵御驾亲征的寇准,于心中叹了一口气,对于彻底剿灭深入大宋腹地的辽军这一码子事,他也是渐渐绝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平仲,此战结局,你以为如何?”看着阵前斗将的两员先锋大将,感受着万人大阵高涨的士气,又环视了下四周的坚壁高墙、劲弩强弓,心神安定了许多的赵恒,终于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此战得胜,那么与辽国萧太后议和,顺便要回大皇子赵吉,在他看来,那必定是妥妥的事情。

  他就不信了,在辽国大将军萧挞凛已然阵亡的前提下,在辽兵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再加上己方士气正盛这样一个有利因素,辽国太后萧绰胆敢以破釜沉舟的勇气继续攻伐澶州城。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反倒更高兴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主动率军追击辽兵,趁势收复燕云十六州这种事,他确实不想…或者应该说,不是不想,而是办不到。

  原因有好多,但有三个,是当下最现实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一,偏安南境的宋朝,因为失了山后九州,以及及河套灵、夏二州不在朝廷掌控之中这一现实原因,不管是各地驻州的厢军还是河北、西北以及驻守京师的禁军,都缺少战马,尤其是优良战马。

  先帝太宗重步轻骑,导致军队功守失衡这种事,当年他还是襄王未被册立成为太子时,唏嘘不已恨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太宗皇帝,曾和他言及过此事。

  成建制的骑兵,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会不喜欢?

  当朝先帝太宗必然也不例外啊!

  很可惜的是,没有优良的牧场,哪来优良的战马?

  没有优良的战马,哪来优良的骑兵?

  是故,在不得不重步轻骑…或者应该说是损马益步的客观因素下,从朝廷至地方一直主张的策略便是“省骑兵,增步卒”,执行的也是“朝廷与敌相攻,必不深入穷追,驱而去之,及境而止,此不待马而步可用矣”的这种消极防御战略思想。

  没有骑兵,纵使野外打得过辽兵,人家要是逃跑,怎么去追?

  难道让士兵拿自己的两条腿,去和有着四条腿的骏马比速度吗?

  就算追上了,在那一刻,怕是也没有多少力气继续奋战杀敌了吧。

  也正是因为这样,辽国太后萧绰才敢冒着被团团围困的莫大风险,领兵深入中原腹地,直抵开封门户,澶州城。

  当然了,赵恒心里也明白,辽兵如此深入腹地,只要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再加上现如今正值寒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