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该怎么做?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事事考虑在前的王迪而言,重新规划及扩建顺天府,势在必行,且速度要快。

  再就是,开海通商事宜,虽说有不少人盼着它失败吧,但是,目前在“利”的驱使下,再加以徐滨的超强个人能力,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发生,最多不超过半年时间,首批载满货物与金银珠宝的舰队便能顺利返航。

  还有一点较为重要,那就是水泥这玩意,在万两白银的重赏及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经过日日夜夜三个月的烧制试验,远超版本的高级水泥,已于半月之前诞生了出来。

  是以,只要银钱陆陆续续到位了,拉动大明帝国内需盘活整体经济的大基建计划,便能上手了。

  上手之后,王迪首先要干的,就是给帝都顺天府多加几个环,将目前城内过于拥挤的一部分居民,迁移至外城去。

  这样一来,便能空出现有城中的不少地盘,方便官员家属大院的建设,扩建膨胀速度远超自己预期的天工所,以及筹建帝国理工太学与其配套设施。

  其实呢,王迪的本意,他是不想将银钱耗费在修建城墙这一方面…尤其是给顺天府修建外墙及外外墙这种事上。

  毕竟在新军与脱胎换骨的三大营的威慑下,以京师之地为中心,辐射方圆百里以内的区域,绝对是大明朝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之一。

  所以嘛,在王迪看来,与其将白花花金灿灿的银钱浪费在可有可无的城墙上面,还不如多修点水泥大道,方便各地交通往来呢。

  只不过,他不担心归他不担心。

  根据搜集到的反馈信息来看,近乎所有的黎民百姓,如果没了那堵令人心安的高耸城墙,待到夜晚来临之际,他们就像置身于荒郊野外的迷途羔羊似的,心中没有一点安全感。

  民意不可违呐!

  正因为这样,再加上借此机会为大宁卫先培养一批了解水泥筑墙的熟练工匠们,转过年来挑个黄道吉日,环顺天府的第一道外环城墙,便将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开土动工。

  如果预估无误的话,那么待到明年中秋佳节时,城内整体面积翻了两倍有余,可承载至少三百万居民的顺天府,绝对是古往今来最大最繁华的帝都。

  保管叫来此的那些外地人,当场看傻了眼。

  而这,还仅仅只是是第一道“环”。

  “嘶!”

  长寿宫内,倚靠在刺绣着鸳鸯戏水图样的软枕上面,为了国事正一门心思操劳的王迪,当即就是一个哆嗦。

  他是怎么都没想到啊,书香世家出身的妃子罗绾,也就是宣府巡抚罗亨信的嫡孙女,如此一个大家闺秀,虽说才及笄没多久懂得可能不多吧,但在伺候人…尤其是口含天宪这一方面,竟是笨得出奇!

  比照着一教就会还能整出点花活的“野丫头”其木格,当真是差了太远。

  要知道,口含天宪,重点是在那个“含”字上面。

  关乎到大明帝国宗庙社稷的国之重器,岂能随意咬之?

  “嗯…唔…陛下,臣妾太笨了。”

  跪伏在皇帝身体一侧,展现着无限风光的罗绾,现如今大口喘着气的她,看了看伟岸龙庭,又小心翼翼回望了下皇帝。

  察觉到皇帝没有怪罪之后,罗绾的小脑瓜子里面,可谓是一团浆糊。

  如何伺候侍奉皇帝,如何快速怀上龙胎这些事,从那一日皇帝上门探望慰问祖父过后,族中的女性已婚长辈们,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与之相告。

  但家中长辈教导的这些伺候人的知识里面,并未提及如何用嘴来服侍皇帝啊!

  再说了,皇室赐予的恩泽雨露,是用嘴来吃的?

  “我该怎么做?”懵懵懂懂的罗绾,现如今,她很是懵逼。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