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大好的未来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史这份重担。

  陈镒话刚讲完,说实在的,满朝文武百官的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

  太祖高皇帝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对于他们而言,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

  只不过,清楚归清楚,涉及到自身家业的问题,有一部分臣子,尤其是家中良田较多的臣子们,心中有点不舒服,也是在所难免的。

  同样的,还有不少臣子,他们总觉得这事,貌似没有那么简单。

  “自洪武元年始,至今,已是过去了七八十年。”

  “当年,太祖高皇帝起于草泽,铲除蛮元,勘定群雄平天下,那是何等的雄才远略啊……”

  “然而,恐怕他是万万没想到吧,这大明朝立国还未有百年时间,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脸淡然神色的皇帝,字字清晰地道出这几句话以后,满朝文武的心,咯噔一下,停了半拍。

  大气不敢出的他们,许多人,颌首低眉,生怕皇帝的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

  好在是,皇帝接下来的话语,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诸位爱卿,无需过多担忧。”

  “朕知晓,也能理解,这天底下,但凡家里有点闲钱的,为了后世子孙着想,买上几块良田作为家中基业,这也不算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只不过…在朕看来,虽说这天下的财富,是没有定额一说的;但这天底下良田的数量,却还是有定额的。”

  “有人良田占得多,那毋庸置疑,肯定是有人占的少了。”

  “诸位爱卿,朕所言…可对?”

  “吾皇洞察秋毫!”

  一阵山呼过后,满朝文武百官的心,登时紧张了起来。

  虽说皇帝让他们无需担忧,但到了这个时候,只要不是傻子的话,是个人都能察觉到,眼前的皇帝,貌似没有照搬太祖高皇帝为了抑制土地兼并而实施的政策的想法。

  一想到这,刨除于谦这个已经知晓内情的人以外……

  立于奉天殿内的臣子们,还是有一些人,尤其是坐在椅子上的三杨阁老与英国公张辅,他们已经猜到了,皇帝接下来可能要讲的事情。

  毕竟,结合皇帝先前讲的那些诱人政策,特别是退休金这一政策,没打算遵循祖宗制度的皇帝到底在想啥,对于他们而言,已是不算太难猜。

  至此,这些人,对着皇帝行注目礼的同时,变得有点口干舌燥的他们,心中可谓是骇然无比。

  什么全面开海通商,什么提高天下官员的俸禄,这一切的一切……

  在他们看来,不过是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为了解决困扰历朝历代的土地兼并一事,专门想出来的真正的万全之策!

  “难怪于昨日…皇帝不与自己商议新政,原来他竟是这样打算的!”

  对于皇帝昨日撵人走的举动,这才过去不到一天而已,三杨阁老怎会忘记?

  现在好了,他们已是彻底搞明白,如果自己猜测无误的话,人家皇帝,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指点。

  携大胜之威,颁布一环套一环的新政……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挖掘了人性弱点且满足了所有人利益的强国之策,占据着社稷大义名分的同时,还打着强国富民的口号。

  这…这特么谁敢反对啊!

  不过,相比这无懈可击的新政,最让三杨阁老还有英国公张辅等人极为震惊且特别失落的则是……

  皇帝今年才二十二!

  大好的明天,在等待着皇帝,也在等待着大明朝。

  只是,他们时日不多了,怕是见不到远超仁宣之治的盛世之景了。

  当然了,遗憾的同时,这些人的心里都在琢磨着,年轻的皇帝,到底是从哪、是从何人手中学来的这些治国大道?

  思虑至此,有那么几位老臣,不动声色地朝着于谦的位置瞥了眼。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