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小场面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线去,硬把他拉了下来。于是这位德国‘汉斯’窝在个坑道出入口,看到志愿军装备的一种‘杂交’装备。

  用美国M3半履带运兵车配苏联PM38迫击炮的简配版自行火炮。

  M3运兵车数量很大,车体宽敞,半固定一门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就成了志愿军极为喜欢的重火力。

  在轻型载具上装轻型火炮,这在山区用起来比美国人的坦克还方便些。PM38在德国也有仿制,火炮和弹药都不缺,大量供应志愿军。

  在朝鲜的山区,射程远却弹道低伸的加农炮不太合适。

  美国人都很少用他们的M1A1‘长腿汤姆’,反而更喜欢用射程近但弹道灵活的M1榴弹炮——型号都叫M1,口径也是155毫米,但炮完全不一样。

  但要论弹道灵活,谁也比不上曲射的迫击炮。PM38有近六公里射程,它可以布置在山体反斜面,配上在隐蔽的炮兵观察员,完全胜任火力支援任务。

  这炮原本重量就不到三百公斤,算得上轻便,现在跟八吨左右的M3运兵车搭配,更是漫山遍野跑得快,堪称绝配。

  就在施密特面前,这个三门制的自行迫击炮兵连就蹲在离他不到两百米的小块空地上。三辆炮车间距五十米左右,彼此间用步话机跟连部通讯,接收敌人的目标方位。

  志愿军占据死鹰岭好几天了,五公里范围内地形都相当熟悉。

  “要开打了。”施密特低声道。他好几年没闻到硝烟的味道。眼前的场景恍如将他带回热血沸腾的欧洲战场。

  炮车班长在大声复述连部下达的指令。声音随风飘来,虽然听不懂,但施密特明白将发生什么。

  占领1519高地的韩军士兵除了搬上来汽油桶,还将机枪和迫击炮也搬了上来。指挥的韩军连长趴在装满沙土的汽油桶上,同样紧张的用望远镜观察周边。

  美国人把韩军拉到日本和济州岛进行集训,但前线还是需要炮灰的。其第七师只能趁着战事没大打,在防线上做紧急训练。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踩在山顶的浮土,韩军上下紧张的口干舌燥。他们觉着中国军队肯定被美国人的火炮轰没了,才会半天没反应。

  只有曾经在日军服役过的韩军连长还有点警惕性,不停用责骂的口吻要手下快点构筑好工事,随时准备抵抗邪恶敌人的进攻。

  这份警惕还真起了作用,咆哮的韩军连长在望远镜中发现死鹰岭后方的1542高地上出现活动的人影。他仔细辨认——炮,火炮!

  一门德制PAK36型战防炮就在大概八百米外的山头冒了出来。它揭开了伪装网,炮口瞄准挤满韩国士兵的1519高地。

  韩军连长当即傻了眼,他的手下爬山推汽油桶已经够费劲了,带上来的武器只有轻机枪和60毫米口径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