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只争朝夕_三国之狼行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先规划好的战略,因此急招众将紧急商议。如今大军已经动员完成,粮草兵马皆都准备妥当,又与刘季玉早有约定,岂不好做一个言而无信之人。

  席间刘备问计众人,诸葛亮建议刘备改变原先的行军计划,既然吕布称王,当下必当讨伐之,此乃名正言顺之举,行的是正义之事,兴兵北上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吕布的精锐大军都已经调往兖州、扬州一带,虽在与曹操的大战中大获全胜,可也损伤不小,而且距离遥远,根本无暇顾忌遥远的荆州之地。留在荆州驻守的王凌、王敏之辈,也只是并州军中的二流将军,比之吕布帐下盛名在外的八神将:高顺、张辽、赵云、徐晃、颜良、张颌、郭汜、牵招等人,可算是差之千里了,就算是比起名声较小一些的魏越、魏续、丁旭等人也是多有不及,若举兵北伐,或有一战之力。

  其次,江东孙氏早已经在吕布攻打寿春时和刘备达成协议,一旦曹操败北,孙刘将会达成联盟,共抗北方强敌。为表诚意,江东甚至于刘备成功联姻,把方才二八年华的孙小妹嫁于已过不惑之年的刘备为妻。孙小妹作为孙权的胞妹,可算是孙氏正经的嫡出小姐,身份也可以算得上尊贵了。孙权之所以如此慷慨,盖因寿春、江东皆是扬州治下,仅一江之隔,寿春既下,吕布岂会放过江东秀丽之地!因此孙权便急着拉拢刘备,希望他从旁策应,共抗北方强敌。

  再者,吕布称王人神共愤,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举兵北伐责无旁贷,必会得忠义之士风云际会,如此以有道伐无道,正好收割心向汉室者的人心。至于北伐能不能建功,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原本刘备是希望关羽坐镇后方,防卫荆州之地的,可眼下需要有人带兵北伐,讨伐逆贼吕布,那就要重新规划先前布置了。

  樊城、新野守军虽少,却并不容易攻下,隔着襄江,又有蔡瑁的精锐水军,想要渡江,便先要打败江水上的蔡瑁水军。据说蔡瑁的水军战船经过吕布的改良,大大加强了攻击火力,据说每艘船上都装载有几架破神弩,一箭之威,绝没有任何船只能够抵挡。襄阳的守军几次与吕布的守军短暂交战,损失了好几艘大船,自然深知破神弩的厉害。

  陈宫认为,既然注定北伐难以建功,便无需派遣得力大将在此,要知道以关羽的性格,必不会甘于寂寞,若倾巢而出,一战不胜之下,便是无穷的祸事。

  因此,刘备仅留下黄忠、高干、孟达、廖化等人协助军师诸葛亮北伐,并驻守大本营南郡。他自己则如约引大军入川,此举事关生死存亡,绝不是脸面之事能够废止。

  诸葛亮领命之后,只让廖化作为先锋,打着讨打逆贼的旗号,领着数千兵马兵发樊城。并嘱咐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