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刘牢之谯城杀俘_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序大军走水路由淮河入泗水,日夜兼程费时一日半到达下邳,在得知下邳城已经被徐宗文收降后,立刻写了一封军报加急送往寿阳帅营,给大都督谢石报捷。

  结果朱序前脚刚接见完下邳太守王显,又有消息来报,徐宗文已经夜袭郯城,并于当夜攻破了郯城,朱序只得赶紧又追写了一封捷报送去寿阳,并把徐宗文三天破两城的优异战绩大夸特夸一番……

  本以为徐宗文能在郯城休整个几日,朱序也不急着出发,派朱谌率兵抢占下邳郡下的几个县,等着将下邳郡全部收复再整军北上,与徐宗文会猎彭城。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就在朱谌在收复第十一座城池时,他收到了徐宗文邀请他夹击彭城的密信,徐宗文把他的想法都详细的写在密信中,希望得到朱序的配合。

  朱序当然明白彭城的重要性,连忙派人催促朱谌赶回下邳,不要再纠缠剩余的七座城池,他已经去信大都督谢石,有的是愿意来这现成的捞军功的。

  “父亲为何要偏袒那徐骁?”朱谌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事事都依着徐宗文。

  朱序平淡的说道:“彼乃非常之人,不能以常理度之,亦不可以世俗拘之。”

  “徐宗文智计百出,胸藏甲兵,是林中虎,云中龙,前途不可限量,日后成为大将军王敦,大司马桓温那样的人物也不是没有可能。你只可以与其为善,而不可以与之为敌!”

  王敦与桓温是何等人物?

  王庾桓谢四大家族不仅是晋朝的顶级士族门阀,最主要的是他们四大家族当轴士族,相继掌握着晋朝的军政大权,连皇帝都成为他们傀儡、摆设,而王敦、桓温便是王氏和桓氏的翘楚,尤其是桓温,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将整个龙亢桓氏送上了巅峰!

  王敦与族弟王导一个是大将军握有兵权,一个获得了丞相的殊荣,数不尽的荣宠!正是这两个人在江南极力拥戴元帝司马睿重建晋朝,延续国祚,让琅琊王氏成为一匹黑马,从次等士族在晋朝南渡时一跃而成为士族领袖!

  桓温何许人也?

  桓温,字元子,廷尉桓彝之子,父亲结交士族,,跻身江左八达之列,但是在平定苏峻之乱时被不幸被杀害。桓彝遇害时桓温年仅十五!桓温励志杀敌以报父仇,长大之后趁泾县县令江播死时前去吊唁,亲手杀死江播儿子三人和其弟,这个江播正是当年谋害桓温父亲桓彝的帮凶!

  桓温报了父仇后,声名大振,江左人尽皆知桓温为人豪爽,快意恩仇!

  因为桓温风度不凡,相貌堂堂,明帝司马绍招他为婿,将爱女南康公主下嫁桓温,由此桓温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桓温从荆州起家,灭李氏汉国,平定蜀地,三次北伐(前秦、姚襄、前燕),先后收复故都洛阳和大片故土,兵锋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