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燎原的烈火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称重九起义。

  李根源带新军七十三标中的起义者从昆明北门攻城。

  李根源,字雪生,又字养溪、印泉。云南腾冲人。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梁河九保乡),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根源考入昆明高等学堂,在此期间大量读了《訄书》、《革命军》、《清议报》等书刊,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光绪三十年(1904年),李根源考入公费留日,先后入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学习。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李根源到横滨拜访孙中山,随后参加了东京召开的同盟会的筹备大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李根源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云南》杂志社经理。

  宣统元年(1909年),李根源回国。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

  是云南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正在巫家坝准备起事的蔡锷、罗佩金、唐继荛等闻讯,立即召集七十四标官兵,整队出发,由东南方向攻城。

  激战至三十一日中午,起义军完全占领昆明,昆明“重九起义”获得成功。

  十一月一日,革命者在五华山组成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为都督,宣布对内对外方针。

  数日后,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

  云南是武昌起义之后最早举行起义宣布“独立”的省份之一。

  起义的胜利声援了武昌,推动了贵州、四川及一些省的独立,为推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给,建立中华民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云南人民“重九”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三十一日,南昌新军起义,建立了江西军政.府,吴介璋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

  吴介璋,字德裕,号复初,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人。自幼聪颖好学,十六岁被人聘为塾师。甲午战争爆发,遂弃文从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毕业后留校助办教务。

  同年,陕西巡抚魏光焘到江南物色训练新军人才,被邀请去主持文案及营务处帮办等,不久升任武威新军统带,为陕西训练了一批新军人才。

  嗣后清政.府下令各省成立督练公所,吴介璋受江苏巡抚署邀请,归籍任督练公所提调兼征兵处提调。

  吴介璋主张重新招收年龄较轻的有志青年,并改“募”为“征”,听从自愿报名。并先在常州设立征兵处,征招府属各县的乡民子弟进行训练。

  他在江西任江西武备学堂总教习及江西陆军测绘学堂总办期间,为江西训练了一大批新军人才,如李烈钧、熊式辉、刘峙等均出于他的门下。

  一九零四年张惟圣、彭素民、周养浩、邓文辉等在南昌组织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