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25八道湾胡同访友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25八道湾胡同访友

  得到了讲学一切照旧的消息,陈慕武悬着的心总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临走前,他忽然又想起来另外一件事,于是又转过头去问了胡适一个问题:“另外,我还想请问先生一下,今天你在会议室的时候,周启孟先生可曾出现与会?”

  “启孟么?”胡适思考了一下,“他似乎是没来,不知道是北高师那边有课,还是另有什么别的原因。”

  “好的,多谢先生,我这就告辞了。”

  周启孟,是大哥陈慕侨托他拜会的另一个朋友,同样也在邶大教书。

  陈慕武之所以向胡适打听这个人,是因为自己还有三斤冬笋要交给他。

  冬笋这种至嫩至鲜的东西,自打地里面一挖出来就开始迅速变老,所以必须尽快食用。

  陈慕武带着的那六斤冬笋,跟着他经历了两天的奔波,从仩海来到邶京,如果再不赶快交到别人手上,恐怕就会成为一团咬不动的柴火棍了。

  从邶大出来,他又回了一趟东板桥的马宅,带上另外三斤冬笋,又叫了辆洋车,直奔八道湾。

  再叫洋车时,陈慕武仍然有着不小的心理压力,但主要是他对邶京的地理不熟悉,不知道这次的地址在哪里,只能求助于他人了。

  这次的洋车夫不像早上的祥子那样健谈,倒像个闷葫芦一样,一声不吭地拉着车跑。

  这就给了陈慕武很充分的思考时间:他一直很好奇这家的男主人到底是怎么选的房子,才能同时实现离工作的教育部和兼职的邶大都很远的效果。

  说起大哥陈慕侨的这位故交周启孟,可能各位读者老爷们还不太清楚此人是谁。

  但说起他的名字周作人,可能很多人就会感到熟悉了。

  再说到周作人的大哥周树人,那可就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没错,通过陈慕武的大哥,和鲁迅先生的二弟,让他们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也产生了联系。

  1905年,江省公费选派了一百名学生留学本,专攻师范,俗称“百名师范”。

  陈慕武的大哥陈慕侨,还有陈慕武如今借住在的马裕藻家的夫妻两人,一同入选。

  陈慕侨是邵兴府仩虞县人士,马裕藻是佇波府鄞县人士,宁绍两府自古就是一家。

  因而虽然马裕藻比陈慕侨大了七八岁,但同在异国他乡的两人,很快就亲近了起来。

  第二年,周作人也紧跟大哥的脚步东渡本留学,他和陈慕侨同龄,又同是邵兴府人士,所以两人也就自然而然地玩到了一起。

  陈慕侨在本留学的这几年,交到的朋友当中,顶好的就属他们两个。

  回国之后,马裕藻进入邶大,当上了国学系主任,周作人也再次跟随大哥的脚步,同样到了邶京过生活。

  而陈慕侨则因为想要找一个离家近的工作,所以回到仩海,进入到了南洋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