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大结局)新书《大唐昏君》已经发布!_大宋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聚。大宋的国力空前,国库盈余达数亿两白银。各地粮仓频频爆满,往往今年的粮食刚下来,去年的存粮还大大有余。

  于是各地重点发展养殖业,为的是让百姓们能够吃上肉。有了剩余的粮食变能酿酒,便能饲养牲畜。

  后来赵桓渐渐的将权利一点点下放给太子赵昕,他自己也非常满意。太子处理起的每一样国事都井井有条,有的时候甚至比赵桓处理的还要好。

  今日的早朝文武百官齐聚,甚至那些早已退休的老臣都被请了来。太上皇赵佶,虽然年迈,可身子依旧硬朗。

  赵佶已经彻底的自由,不再受到任何监视。因为赵佶已经没有了威胁,现在整个大宋朝上下只知神化了一般的英明皇帝赵桓,和宽厚仁慈的太子。

  已经没有多少人记起这位太上皇赵佶了,赵佶时期的那些老臣们也都死的死老的老。

  紫宸殿上,已经步入中年的赵桓留着两撇胡子,他满意的看着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帝国。

  群臣也都纷纷跪地山呼万岁,赵桓笑了,他轻轻的拿起桌子上的一份圣旨。

  “曹东升,宣旨吧。”

  曹东升从赵桓手里接过圣旨,然后大声的宣读起来:“承天恩赐,众神福佑,乃有我大宋千古基业。吴列祖列宗励精图治,开创伟业。朕其一生,灭大金,收西夏,平蒙古。降高丽,奠盛世之基,开万古之兆。至朕,国运昌盛,四海归服,创天下第一大国。太子赵昕挥先世之余烈,振长鞭而御宇内。今朕禅位与太子,朕赵桓皇帝庙号为“圣宗”,举国同庆三日,大赦天下。钦此!”

  这是赵桓禅让的诏书,他要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昕。

  其实现在的赵桓不过四十余岁,正值年富力强。可他也知道,自己终究是没能做好这个皇帝。

  太子为人谦虚,又勤奋。比自己强百倍,监国之时将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众臣子无不赞扬。

  于是最终他还是决定让位,自己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太上皇。

  一应政务全部交给了太子,自己终于自由了,不用再被没完没了的政务烦身。

  反正这天下都是他父子的,给了自己的儿子是早晚的事。还不如趁自己还活着早点交给太子,让他历练。

  一众臣子们早已知道赵桓让位的消息,今日朝会便是为此准备。赵桓当上了太上皇,那赵佶便被封为无上皇。

  虽然退居幕后了,许多大事决断上其实还是赵桓做主。毕竟赵昕年幼,赵桓要一步一步来,慢慢才能将权利下放给他。

  赵桓帝王禅让给太子,普天同庆的大事。各国使节纷纷上贡,恭贺新皇登基,一时间大宋天下沸腾。

  现在国库充足,钱多了没地方花。于是朝廷又为赵桓另建行宫,作为太上皇宫邸。

  这一日是赵桓大寿,赵桓在后宫与众嫔妃饮酒作乐,皇后朱琏带着南宫怜儿、李思思、唐婉儿、嫣然公主、还有田盈盈等人为赵桓贺寿。

  突然曹东升慌慌张张的大喜着跑过来:“太上皇大喜,大喜啊!”

  赵桓端起金樽酒杯一饮而尽:“曹东升,又有何喜之有啊?”

  曹东升大喜道:“陛下刚刚登基,皇后娘娘便生了一个小皇子,太上皇您抱上孙子啦!”

  赵桓愣了一下,手一颤,酒杯掉到了桌子上。(全书完)

  新书《大唐昏君》已经发布,希望大家支持。大唐昏君,全新的故事,智斗爽文,绝对值得一看!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