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 属于少安的机会_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章属于少安的机会

  黄土高原这边过年和其他地方还是有区别的。

  讲究初一不出门,只在本村拜年走动。初二走亲戚、回娘家,初三起秧歌、闹红火。

  不过新时代,新风气,很多旧的风俗习惯自然显得不合时宜了。

  除了走亲戚这一项,其他通通省略掉。

  对王满银而言,就更简单了。

  他家三代单传,祖父抽大烟把家业败光。父亲更是前后村有名的二流子,生下王满银第二年就去世了。

  王满银也没个叔叔姑姑当亲人,后来随着母亲病故,彻底变成孤单一个。

  母亲娘家那边倒有个兄弟,因为间隔太远,在记忆里,双方不怎么来往。

  尤其母亲去世后,两家更断了联系。

  “满银哥,上次伱不是让我打听,供销社啥时候招临时工吗,现在机会来了!”

  还有小孩子得了压岁钱,过来买糖果鞭炮的。

  去老岳父家一趟,王满银家的亲戚算彻底走完了。

  一方面,她觉得机会难得。

  他们刚聊了一阵子,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桌。

  更多人家走亲戚,会带些自家炸的油糕,或者在供销社买几个白面馒头。

  如此,倒省事了许多。

  眼瞅着快中午,再没有顾客登门,王满银才匆匆锁好门,带着兰花朝双水村赶去。

  一钵子兔子肉,一大碗酸菜,一盘凉调豆腐,还有一盘炸油糕和肉丸子。这饭菜如果放在后世有些寒酸,在这个时代,绝对算非常丰盛了。

  孙少安似乎明白姐夫的心思,开口帮腔道:“爸,二爸,姐夫说的没错。咱们今天都是自家人,不用讲究那么多,让我姐和妈一起吃顿饭吧。”

  “满银,不用理会她们,咱们这里就是老规矩,婆姨都不上桌的。”孙玉亭也接口道。

  来人是刘庆立,直接提了两包糕点登门。

  什么狗屁老传统,早该丢到垃圾堆里了。

  这年头商品不允许私自加价,供销社和代销点一个价格。一斤饼干三毛钱,外加八两粮票;桃酥五毛钱一斤,六两粮票;鸡蛋糕半斤粮票……

  饭间倒没生出什么波澜。

  他们聊天的功夫,兰花那边炒了半只野鸡,外加一盘鸡蛋,一盘大肉粉条,另外将炸油糕丸子摆上。

  王满银想回赠都找不到机会,只能送些野鸡野兔表示一下心意。

  上次王满银来孙家时,就提过一家人不用讲究太多,坐一起热热闹闹吃顿饭。

  “咱们县供销系统为了响应号召,准备开办一个菌肥培训班。每个公社要招两个贫下中农去县里参加培训。当然培训后身份仍然属于农民,但是工作和供销社挂钩,也由供销社发工资,算‘亦工亦农’。满银哥,你要想去的话,可要抓住机会……”

  大概因为上次被王满银怼过一次,孙玉亭的表现也老老实实,席间没再唱什么高调。

  对于刘庆立,王满银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