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章 两个人在一起说真话_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两个人在一起说真话

  闻言,王满银笑了笑问:“多打粮食,分到社员手里就真多了?”

  听到这话,少安陷入了沉默。

  他自然明白姐夫的意思,田里多出产粮食,并不意味着社员家分的粮食就多。

  现在有句话叫“够不够,三百六。干不干,都有饭”。

  意思说的很直白,不管生产队田里出产多少粮食,农民每年最多只能分到360斤,封顶了。

  至于多出来的粮食,是要对上边进行支援的,生产队根本不无权处理……

  如果私下里多分,属于“瞒产私分”,要犯错误的。

  而如果生产队收获的实际粮食低于360斤这个标准,却可以吃到上边的返销粮,补满缺额。

  从这个角度来说,还真是“干不干,都有饭”。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拼命的干。

  “少安,你姐夫咋说的?”

  他有些不甘的出声道:“姐夫,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咱们农民只能一辈子当受苦人。”

  一方面可以通过当兵来跳出农门,在部队干得好,是可以提干的。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招工吃上商品粮。

  如今听了姐夫的一番话,孙少安倒感觉受益很大。

  “解决的办法有,但是你不能做。”王满银含糊的来了句。

  “没事儿,晚上没啥人。走了,少平,兰香!”说着,王满银拉着两个孩子往窑洞外走。

  在这方面,南方人头脑非常灵活。据后世的一个调查显示,南方某个乡镇近三百个生产队,除了48个小队自觉实报外,剩余二百多个小队都瞒报产量,占了总生产队的82%。

  沉默片刻,他又出声问:“少安,你想在农村扎根一辈子,还是走出去?当个工人,或者其他的。”

  “那就等机会,总会有的……”

  姐夫真被人小瞧了!

  老岳父家的好意,王满银当然心领。

  既然答应了姐夫,有些话他就不会告诉任何人。

  也是那天起,少安就知道父亲的话不一定正确。

  他害怕自家两个孩子不知道轻重,去了乱拿东西,惹得大女婿不快。

  当然这些指标根本不到普通社员手中,早在大队便被内部消化了。

  “不能去,去了添麻烦。”孙老汉忙拦住小儿子。

  王满银一口答应下来:“爸,让少平他们过去玩半天吧,正好晚上准备炖碎骨肉,吃罢晚饭我再给送回来。”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是抱着头蹲在窑洞里,跟个木头一样。

  其实这个时代农民的上升通道并未被完全堵死。

  但是看着人家节衣缩食给自己凑钱,他没那么厚的脸皮接受,索性在少安面前透些口风。

  从那以后,二妈再没敢对他家进行放肆的辱骂,见到自己母亲也客客气气的。

  “晓得了,”孙少安点点头。

  以王满银的小心谨慎,如果现在身边有第三个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