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节 费尔干纳(二)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两拨千斤”,才能够完成国家和人民寄予的重任。

  对于此时的范红卓来说,这一次任务,关系着的不仅仅是自己这十多人的分队的安危,更是关系到中央西部大战略的布局。“中亚之地事关全局”,这是在*堡,蔡兴宇司令员语重心长对自己的一番叮咛。

  范红卓很清楚这八个字的涵义,虽然阿富汗物产并不丰富,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自古以来欧亚大陆上人类迁移、征伐、商旅活动的重要通道,曾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之一,也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处,也正是这样,这土地才变得更是重要,犹如咽喉之地样的为历来大国所重视,也正是如此,这个国家才屡屡经历战火,平民百姓也饱受战乱之苦。波斯人、希腊人、萨特人、匈奴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等等各个民族、各个帝国,无不是将其视作是南北东西的重要咽喉通道,视作是封堵敌对势力的一处屏障。所谓“帝国的墓地”虽然屡屡埋葬了那些曾经显赫无比的帝国,但只要是个希望打通东西或者南北之路的帝国,虽然明白这片墓地也许会埋葬自己,但是为了巩固自身的利益,还是希望把阿富汗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无论是当年的大唐,还是后世的大不列颠或者帝俄,无不是如此。也许这就是阿富汗的宿命了。

  “唐天宝六载,安西节度副使高仙芝受命以马步万人进讨小勃律,所过之连云堡就在阿富汗。”看着远处的山,范红卓一番指点江山的模样“那小勃律就在现在的克什米尔西北部,而处于阿富汗东北部的连云堡则是必经之路,由此可见,当年我天朝进出中南亚时,就以阿富汗为要地了。”范红卓说这番话并不仅仅是感慨,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势力便是退出中亚角逐,从此之后,中国人的势力再也没有深入这片土地,而今天显然是历史老人再给与中国一次机遇。

  “由来天地有关扃,断壑连山接杳冥。一出纵知边上事,满朝谁信语堪听。这首李涉的《题连云堡》就是形容山路之艰难,天险之陡峭吧!”有队员接过话来,尽管走得气喘吁吁,但是队员们的兴致却是很高。

  “边塞诗人岑参那个时候就在安西都护府,高仙芝的军中,那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多有气势。只可惜我军现在的大军都在南亚大陆,如果要在这里,啧啧,那气势。”

  听着队员的这番议论,牵着驮马的范红卓倒是没有笑起来,他语气颇是严肃的对自己的队员们说道“为什么我们来这里?大家都很清楚,尽管没有‘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那番气势,但是我们的任务艰巨性可是要比攻城掠地更是艰巨。别忘了,一贯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