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楔子:北京之夜(二)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坠毁。当然这样做同样是很危险的行为,因为机翼与*的接触很容易使战斗受损,同时V-1*突然坠落所引起的气旋也很容易使战斗机受损坠毁。

  当然这一情况随着速度更快、火力更强的盟军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流星”的披挂上阵而有所改观。但其实“流星”式战斗机的巡航时间只有1小时,根本不能维持长时间巡逻,因此其击落的V—1*数量很少。那些骄人的战绩不过是为了鼓舞士气而有意夸大的报道而已。

  真正终结V—1*肆虐天空的是英国人在伦敦东南部部署的2000个防空气球—尽管有些V-1*上安装了切断线缆的装置,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以及美国人在地面防空作战之中运用的两项革命性技术装备—SCR-548型高炮瞄准雷达以及无线电近炸引信。SCR-548型雷达依靠一套类似于计算机的系统,可以所定目标进行精确的瞄准射击。而无线电近炸引信则可以使炮弹在接近目标到某一个半径之内才引发爆炸,无需再事先切定引信的时间,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击中率。V-1*的直线性轨道以及较低的飞行高度使其更容易被这种新型的防空系统所击落。而随着防空部队可以日益熟练的操作新的高射炮系统时,V—1*被击落的数字便戏剧般的增加了。

  从此之后,地面防空炮火便被认为是有效拦截*攻击的无二法门。但是对于一个拥有辽阔疆域的大国来说,要想通过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构筑自己的*防御网络显然是一件并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在苏联日益强大的*威胁面前,美国空军已经着手构建由现役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系统组成的拦截系统,以抵御在战争爆发时数以千计来袭的苏联*。

  不过即便是那个仍停留在五角大楼设想之中的空中拦截系统,其所用于拦截苏联*的也是美国空军最为新锐的F—15C“鹰”式战斗机而非赵杰钦和刘庆征此刻所驾御的F—16A“隼”式战斗机的出口型。虽然美国通用公司在向中国空军推销自己的这款轻型战斗机之时,极尽溢美之词。

  宣称虽然F—16型战斗机的单价为2000万美元,仅为F—15的一半,但其总体性能并不比F—15差多少,除了载弹量等个别指标低于F—15外,因研制晚于F—15,其他的指标甚至要优于F—15。甚至拿出F-16在原型机阶段跟当时很多美国空军的现役战斗机进行过模拟空战,唯独F—15没有上场的例子。说那根本就是麦道公司害怕自己的产品在模拟空战中被作为低档战机配置的F—16所击败而有意避战。

  不过在赵杰钦这样的中国空军优秀飞行员眼中,这些“王婆卖瓜”式的宣传当然不能当真。虽然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