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节 取舍之道(七)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装甲师残部及第27山地师的退路,并随时准备阻击第33军直属装甲旅。两旅主力则从右翼秘密前行,直趋大吉岭、葛伦堡一线。可那个52山地旅在干吗?”雷石司令员说着轻点了点桌面。

  蔡兴宇司令员没有说话,只是哈哈而笑着,似乎这笑意已经在说明问题了。

  “我们和印度的冲突,哼哼。”端起酒杯的雷石司令员看着杯中的酒,冷笑了下,别有所指的说道:“本身我们两国在1940年代末开始各自迎来新生时,都面临着同一项任务,即是把‘边疆’转化为‘边界’。有人说这是前现代国家转化为现代国家的基本步骤,一点也不错。”

  蔡兴宇司令员点点头,接过话语道:“一个近代化的国家可以存在于边疆之内,毕竟边疆不是线而是国家之间的过渡区域,而现代国家需要的是边界。边界和边疆总是两种概念。”

  雷石司令员说道:“自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至今,我国政府在解决边界问题上的政策是一贯的,即:首先,声明某些区域尚未划定,需要鉴别;之后以协定的形式维持现状;在未来时机成熟之后进行谈判。迄今为止,与周边国家譬如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俄罗斯等国在解决划界问题上,都是在沿袭了这一模式。甚至就是对越南,我们都采取着同样的政策,毕竟有什么大家和和气气的坐下来都可以商量着的吗?”

  “印度呢?其举国上下而在那种疯狂,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理智可言的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什么也不去顾及的去理解自己的概念,这也就有了印度政府主张的‘没有必要向其它国家那样需要同邻国进行谈判,就其共同边界的走向达成协议。’呵呵,说起来好笑,在印度精英层看来,他们已经拥有了同中国的固定边界,所以谈判是多余的,惟一需要做的是,通过其自身的档案研究,去考虑自己的边界问题。”雷石司令员仰头喝完杯中的酒,笑道。

  “一个没有自己历史记录的国家,参照殖民政府留下的所谓历史和自己的那一隊神话,再考虑到自己的安全利益,就这样的‘发现了’印度与中国的边界的‘确切’走向。”

  雷石司令员的这番话语让蔡兴宇也是感慨万千:“可偏偏是这样的‘发现’让印度政府一旦确定了适当的走向,便将所谓的边境线予以公布并画在地图上。这种‘我认为是,所以是’的思维方式,不仅是体现在对待中印边界问题上,在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与孟加拉以及缅甸的领土划界问题上,印方所持的,都是与之类似的观点,而这对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其中包括延续了对不丹、锡金两国的‘指导’和吞并。”

  “记得曾经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