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节 实力悬殊(一)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5自行*炮、五十四门105牵引*炮、五十四门130加农或者是122牵引榴、五十四门牵引155*炮、五十四门122自行火箭炮、三十六门300毫米自行火箭炮,共计四百六十八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加上其他类型火炮,火炮总数达到八百余,这还是本土防御性质的集团军。

  如果一个重装满员的打击性质的集团军火力,加上一些配属力量应该拥有一千门左右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这样也就意味着一次齐射量应该在八十吨左右,如果按照每天获得50发左右的一个基数的话,日平均消耗炮兵在四千吨左右,加上其他地面武器及步兵,日平均地面弹药消耗在五千~六千吨之间,战斗日高峰应为此几倍。但实际上,打得最狠的时候,每门火炮日消耗量平均在四百发。

  然而中国人却是可以依靠强有力的后勤支援来满足这种消耗供应,但印度却不行。

  虽然印度陆军炮兵一向是陆军战斗支援兵种的主要力量,其炮兵兵力,含防空炮兵在内,达到17万人之众,超过空、海军兵力之和万人,占陆军现役兵力的%的比例。

  但由于对炮兵火力和步炮协同作战的依赖,印军作战的基础实力却没有多少大规模的提高,尽管当初印度陆军方面也抛出了一系列军事现代化的新举措,其中炮兵的改革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印度陆军在2005年初推出《冷启动》作战理论后,前沿炮兵群的作用更加突出。

  所谓的‘冷启动’作战理论的意思是指军队像计算机冷启动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部队的动员、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内对敌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通过一系列快速猛烈的进攻作战,在对方境内歼其有生力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作战目的。

  而这个作战理论必以火力战为基本手段,在印度空军相对力量单薄的情况下,陆军炮兵便成为实施火力打击的主力,因此,印军将炮兵的建设,尤其是野战炮兵的建设,视为陆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也就十分自然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根据印度陆军原先制定的《印度陆军炮兵发展计划》来实施的话,陆军计划进口和生产三千六百门牵引、轮式和履带式火炮,装备二百二十个炮兵团中的一百八十个团。其中大部分为155毫米52倍口径,用于取代目前六种口径的火炮。

  由于155毫米52倍口径的*炮由于能够提供远射程和密集火力,因此受到印军武器评估部门的高度青睐。印度同时计划在十年~十五年内,将一千四百门其他口径火炮改装成155毫米口径。但这样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后勤供应跟得上。

  从炮兵在现代战争战场上的表现来看,同时结

  请收藏:https://m.wc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